春季开学以来,面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,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引导教师在加强德育内容与学科专业课融合渗透、疫情防控中的课程思政元素、统筹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探索,将专业知识学习与疫情防控的生动实践有效结合起来,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勇担时代使命,全力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。
线上授课,共话教书育人。学院在保证线上授课顺利进行的前提下,着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,优化“课程思政”设计,从“重大科技成果也是国之重器”等专业视角解读当前疫情防控工作,将教书育人融入疫情防控期教学工作的点滴中。
教学督导,凸显价值引领。制定《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督导工作方案》,将“课程思政”工作纳入教学评价指标体系,指导任课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树立“课程思政”理念,融入疫情期间的思政素材。
典型示范,以榜样带整体。整合最新疫情资源,学院将云端教学与“课程思政”结合,借助微信公众号、微信群、QQ群等推送典型教学案例,引导教师完善教学方案设计,将国家前途、民族命运贯穿教学设计、课程内容,培育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。
多点融合,实现同频共振。注重“课程思政”建设多样化,追求个性化,一方面利用腾讯在线直播课堂、超星学习通、学堂在线等多种教学方式和优质网络教学资源,严格按照课程表时间上课,实现学生心理上真正的“开学”;另一方面挖掘防疫抗疫中涌现的典型事迹融入课堂教学中,推动“课程思政”内容创新,凝聚精神力量,从而实现思政和教学的深度融合。如姜天华博士讲解“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发展及趋势”时,通过展示疫情期间京东无人机不停顿作业等视频,激发同学们的专业自豪感、爱国情怀;李洪斌教授讲解《机械电子》课程时以“最美逆行者”先进事迹,引导学生学会思考,要以科技战胜疫情提供强大支撑;姚琛博士讲授《交通工程》课程时以大数据在抗击疫情中发挥的重大作用,领会我国由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的重要意义。(撰稿王庆东 审核马天云)